端午故事之端午節為什麼喝雄黃酒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2018年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星座
端午節相信作為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大傢所熟悉的端午節。當然童鞋們也都都知道端午節是為瞭紀念詩人屈原,那麼隻有這些嗎?這樣可不夠哦,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的是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為什麼端午節要喝雄黃酒的故事。
喝雄黃酒,據說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為瞭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裡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人江裡,說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須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瞭皮,抽瞭筋,解除心頭之恨。
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據說,這就是後來人們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那麼,為什麼雄黃酒能藥暈魚龍,魚龍為什麼怕雄黃呢?
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古人以為晨屬龍,晨時正是群龍形雨之時,故在端午節早晨設雄黃酒以飲宴祈雨,希望有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們還喜歡把雄黃酒或雄黃水灑在屋子外,塗在小孩耳、鼻、頭額和面頰上,以避除毒蟲、蚊蠅叮咬,驅散瘟疫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