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舞獅子的由來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屬鼠成為單身狗的理由
舞獅子很多人都知道,但平時可能很少見得到,隻有在元宵節或一些其他慶典場合才能見得到,那麼舞獅子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故事裡他的表演是出於什麼呢?有沒有同學知道呢?沒有的話沒關系,下面小編就帶大傢一起來看看舞獅子的傳說吧。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瞭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瞭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瞭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征。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初期
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及各國唐人街都相當盛行舞獅。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