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徽菜之刀板香的來歷與特色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你對情人的底線到哪
刀板香作為一道民間的傢常菜出現在瞭徽菜的菜單中,可見刀板香具有它的獨特之處,同時也在徽菜文化中添瞭一筆色彩。很多人會疑惑,刀板香隻是普通的徽州土菜醃咸肉,這麼普通的菜居然能出現在徽菜菜單裡?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傢解惑。
徽州刀板香的名稱由來與績溪一位歷史名人相關,他就是兵部尚書胡宗憲。相傳胡宗憲返績溪龍川時,路過歙縣問政山拜訪恩師。為款待愛徒,師母將傢中醃制的醃豬肉平鋪於山筍上面,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撈起切成薄片,與刀板一同端上桌,胡宗憲吃後,味口大開,命名此菜為“刀板香”,故徽州刀板香一直沿用至今。
刀板香,其意在刀板留香。
其一是板
在燜蒸過程中將醃臘肉置於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膩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瞭肉的咸鮮又油而不膩。木板經過瞭長久的使用,板面上有微微的裂痕,而使用越久的木板越好,就與廣州做煲仔飯的砂鍋一樣異曲同工,時間越長久越好,做出來的煲仔飯才好吃,蒸刀板香的香樟木板也同樣如此。
其二是香
第一香豬肉:徽州所產的黑豬、藍田花豬、甚至農傢自傢所養的土豬,都是徽州刀板香的豬肉食材的來源,主要是因為這些豬皆是吃五谷雜糧長大,其肉質是城市裡所圈養的吃飼料的豬無法相比的,所以其肉質獨特,算是天然無公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