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春節飲食文化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桃花運超棒的四大生肖
小時候,一到春節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有好吃的和有零花錢。說起吃,韓國雖然也有著過春節的習俗,但是他們過年吃的東西卻是跟我們國傢春節吃的大不相同。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韓國飲食文化吧!
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歷年的意思。國傢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韓國春節又稱舊正,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傢,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幹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05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06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13年稱農歷癸巳年。
韓國人過春節一般在傢裡團聚,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中國人很喜歡熱鬧,春節期間街上到處是人,十分熱鬧。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壓歲錢,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瞭,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瞭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