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飲食文化有哪些飲食風俗?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屬虎內心堅強指數排行榜
春節作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具有特殊的意義。千百年的文化傳承和發展中,在這一天已經形成瞭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其中就包括所以中國人心中都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文化在裡邊。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傢傢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餃子中放糖,祈求來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則在個別餃子中包一枚錢幣,誰吃到瞭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發財。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團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傢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過年包餃子、南方過年做湯圓的習俗仍然極為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