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白族飲食文化以及特色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賭徒轉世,打起麻將來這些生肖不吃不喝
每個民族的飲食都有自己的特色,那是因為每個民族所生活的地方不一樣,飲食習慣和傳承文化都不同的緣故。而白族幾乎每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應景食品。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白族註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有節奏。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椰,豐盛又不奢侈。
白族的特色飲食:
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將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幹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內,放好調料,文火燉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卷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