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的瑤族的飲食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上半年戀情幸福星座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瑤族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主要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大部分都能自給自足。在瑤族日常生活中,他們的飲食卻偏向於原生態,有點跟韓國類似。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瑤族文化吧!
瑤族以大米、玉米為主食,輔以紅薯、芋、麥、粟、高粱、木薯等雜糧。蔬菜有冬瓜、南瓜、水瓜、蘿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大莧、眉豆等。有時采集野生苦齋、野蕨、木耳、香信、竹筍做菜。肉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飼養雞、鴨、豬、羊、牛等禽畜。瑤族男子喜歡狩獵,農閑時上山獵回黃猄、山豬,雉雞、野兔等野味作為肉食的補充。在飲食上,除與漢族有共同的習慣外,還有自己特有的食品。
炕豬肉
亦稱烤火肉,這是瑤傢最常見的菜色。春節前夕殺豬宰牛,傢傢都制作烤火肉。其用料除豬肉外,還有牛肉、黃猄肉、山羊肉等。制作方法:把肉等切成長條形用生鹽醃2—3天,用溫水洗過,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掛在燒過水做過飯的餘炭烘熱的灶腔內,將鐵鍋反蓋在灶上,如此烤上7—10個晚上,烤肉變得幹爽,然後包裹好,掛在火爐塘上方的煙棚熏煙,又稱熏肉,肉質長年不變,肥肉爽而不膩,瘦肉則越嚼越鮮甜香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