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餃子迎風面 送行餃子接風面的由來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媽媽搞笑買米粉
在我國北方地區,有句話叫做“送行餃子迎風面”,又叫“送行餃子接風面”,意思是出遠門時的送行飯要吃餃子,迎客歸來的飯要吃面,這是過去的老傳統,那麼就讓飲食文化為你介紹這一食俗的由來。
“送行餃子接風面”是北方的習俗。傢人、朋友來到要吃面,此謂“長接”;親朋好友要出遠門瞭,最後送行的飯要吃餃子,此謂“短送”。一長一短,表示瞭企盼團聚,希望外出的人快快歸來。
包餃子比較麻煩,割肉買菜剁餡搟皮,再一隻一隻包起來,需要充分的時間,但因為出行的事先預知性,讓這一切做起來顯得從容而輕松。一個人打算出門或者一位客人準備辭行,一般都是能夠預知的;能夠預知便可以早做準備,事無巨細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一頓送行的餃子瞭。
送行吃餃子還有討吉利的意思。餃子有餡,說是吃瞭“有肚囊”,一個人出門在外要應對許多突發事件,有肚囊就是有心眼、有智慧。不僅如此,餃子還有“囫圇完整”的含義,暗隱著親人的殷殷期盼與美好祝福,所以送行餃子意義深遠。
出門人的歸來卻往往顯得有些突然,不確定因素太多,火車晚點瞭,汽車拋錨瞭,行程延誤瞭,或者個人的一個臨時決定,單位的一個招回急電,都可能是踏上歸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