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巖的來歷及其背後的意義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隻是氣質就萬分出眾的星座女
婆媳巖是在浙江縉雲縣城東方向有兩塊巨大的巖石組成,因看起來酷似一位年輕婦女背著年近花甲的老婆婆。所以被俗稱為婆媳巖。婆媳巖寓意著患難婆媳生死情,所以在很久以前就有兩個不一樣的傳說。接下來我們一起到民間故事裡看看這些傳說是什麼吧!
故事一:
浙江省縉雲縣周村後山上有一婆媳巖,隔溪豹獅山上,還有兩塊巨石,一塊象頂轎子,另一塊象位身背包袱在行走的青年,俗稱舅轎巖。兩組巖石塑像,巧奪天工,為仙都風光大門的第一景觀。
相傳仙都住著一位早年喪夫的婦女,省吃儉用,把唯一的兒子扶養成人,娶媳成傢,過著幸福晚年。不幸兒子被官府強逼出征,兒子一走,媳婦對婆婆極為刻薄,終天非罵即打,虐待婆婆,每天要婆婆上山砍柴,燒飯做菜,婆婆吃殘羹剩飯、餓肚過日子。
故每天跑到山上,望眼俗盼兒歸來,媳婦在山前阻擋婆婆去路,媳婦如此大逆不道,觸怒上蒼,命雷公征罰。一日大雨傾盆,雷聲大震,一聲悶雷,將媳婦頭顱擊落山下池塘裡。這日恰巧小舅用轎來接姐姐回娘傢,不料河水上漲,過不瞭河,走出轎門,見姐姐被雷劈死,小舅悲痛之極,隔河觀望。從此,婆媳、小舅和轎子變成石頭。此故事是當地流傳甚廣的尊老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