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故事:問鼎中原的典故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想你時會做什麼
鼎,相信大傢都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在現代它是我們瞭解古代華夏的一把鑰匙。在上古時期亦是刑具也是烹飪食物的器物,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很多成語中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如一言九鼎、九鼎大呂、五鼎萬鐘、問鼎中原等等。在民間故事中問鼎中原還有著一個有意思的典故大傢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問鼎中原,春秋時期一個標志性的行動。首先,先來說說這個鼎是怎麼回事:在春秋時候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可以使用青銅來冶煉瞭,所以,當時也制造出瞭鼎。而當時的鼎,並不是我們現在用來擺設的鼎,春秋時候的鼎,可是一個用來煮飯吃的鼎,也可以這麼理解,誰的鼎越多,誰就控制的人口越多,那就力量越強大。毫無疑問,這是隻有周天子才有這樣的資格,配得上當時最高榮譽的九鼎。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問鼎中原”這個經典典故。
自從趙盾處理完晉國的內亂之後,將晉文公最小的兒子為君主,國傢的內亂總算平定瞭一下子。晉國又重新回來瞭,晉國之前一直感覺略輸給楚國,所以,晉國需要報仇。趙盾也醒目,你之前不就是將我鄭國收入囊中嗎?好,我也來。於是,趙盾召集大軍,攻打鄭國。鄭國也太不中用瞭,墻頭草,兩邊倒,所以,聰明的鄭軍,背叛楚國,又私自與晉國談判和好,表示願意歸順晉國。所以,晉國馬上在戰場上找回瞭點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