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代表作,周信芳的經典麒派唱段
大傢口中相傳的周信芳老先生。是一名老生演員、導演、編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中共黨員。名士楚,字信芳,藝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誕生於江蘇清江浦。本期戲劇文化將為你介紹周信芳的經典麒派唱段。
周信芳6歲隨父在杭州搭班,從陳長興練功學戲,7歲以七齡童藝名登臺演娃娃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起用麒麟童藝名,演老生。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到北京喜連成科班帶藝人科。青少年時期輾轉於煙臺、天津、東北等地等地演出,民國元年1912年)返滬,先後在迎貴仙茶園、新新舞臺、丹桂第一臺等劇場演出,直至民國12年1923年)。以後兩度赴北京演出,表演技藝得到北京同行的稱贊。
民國13年1924年)回滬,先後在更新舞臺、大新舞臺、天蟾舞臺演出,排演連臺本戲《漢劉邦》、《天雨花》、《封神榜》,對京劇藝術作瞭一些改革的嘗試。其中有些較好的段落,後來成為單獨演出的劇目,如《鴻門宴》、《鹿臺恨》、《反五關》、《蕭何月下追韓信》等。民國16年1927年)參加南國社,與田漢等進步的文化人士及話劇界人士頗多交往。民國21年1942年),組織移風社北上演出3年8個月後回南方。民國26年1937年)又到天津演出,抗日戰爭爆發由天津返上海積極投身各項救亡活動,負責上海京劇界的宣傳和動員工作。同年重組移風社在卡爾登大戲院連續演出4年,演出瞭《明末遺恨》、《香妃恨》、《徽欽二帝》、《文素臣)等。因《徽欽二帝》劇中抨擊瞭妥協茍安、投降賣國的漢奸,激勵瞭人們的抗日熱情,立即被敵偽當局勒令停演,周信芳不顧敵人的恐嚇,積極準備編演新戲《文天祥》、《史可法》,並在舞臺兩側掛出這兩場戲的大幅預告,雖未能演出,卻一直掛到劇社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