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民間工藝-蠟染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醫學上對水逆的定義是什麼?
佈依族的蠟染文化是傳統的染色工藝,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民間技藝。佈依族的蠟染文化不僅僅能夠美化我們的生活,還豐富瞭佈依族的民間民族文化。那麼,大傢對於這種惟妙惟肖的民間工藝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佈依族蠟染的簡介
佈依族的蠟染,圖案有幾何紋樣,也有自然紋樣,有的還可以從銅鼓紋樣上找到彼此的淵源關系。自然紋樣十分生動傳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種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鵲等飛。不論是哪樣圖案,佈局大都對稱而又多變,構圖大多誇張而又得體,線條十分流暢而又自然,充滿瞭濃鬱的生活氣息,寄寓著人們的美好願望,顯示出人們的豐富想象和獨具匠心。
佈依族蠟染的傳統染色,以藍靛液浸染,呈藍白相間的效果。由於點、線、面的配合有致,賓主、大小藍白的疏密得當,自然生成冰紋的虛實變化,使白底藍花或藍底白花看起來更加顯得清秀淡雅,更加顯得富有韻味。
佈依族蠟染的制作方法
佈依族的蠟染久負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貴州惠水特產蠟染佈的記載。清代史書上所說的“青龍佈”,就是蠟染佈,佈依族姑娘從十二三歲起,便開始學習蠟染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