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遠流長的壯族酒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測你缺乏哪種人生機遇?
相信大傢對於酒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壯族的酒,可能就很少有人瞭解。壯族酒文化淵遠流長,然而至今還沒有一個真正能夠體現壯族酒文化的特色酒坊。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是壯族的特色。那麼,對於壯族的酒文化你瞭解多少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酒,古人稱之為“天之美祿”,意思是說酒是老天賜給人間美好的東西。在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非祭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但隨釀酒業的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並形成一種文化。壯族生活中隨處可以找到酒的蹤影,諸如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成為中心物質。
竹竿一頭,壯傢主人將菠蘿酒慢慢灌下,竹竿另一頭,作為壯傢客人的您務必要放開手腳,盡情暢飲,因為這象征著壯傢人和和美美,順順利利的真摯祝福。壯族善釀糯米白酒和大米、玉米清酒,逢節慶要飲酒,宴請賓客必須敬酒,送禮以美酒為佳。
熱情好客的壯傢人向賓客敬酒有敬12杯之俗。12與壯族傳統文化有待解之謎。壯族神話裡早期有12個太陽,被郎金射下11個,以後把一年分為12個月,一天分12個時辰;人的屬相定為12;古代鑄造銅鼓的太陽芒紋有12;活人有12個魂命);嫁娶時男方需送女方12塊銀圓、12斤酒、12個“店乜”母粑,大糯米粑粑),送親人數為12人;祭神供12盅酒;送亡人靈魂歸祖要涉12條河、過12座橋、登12座山、經過12勐寨)等,故向賓客敬酒有12杯之俗。壯族生活中充滿諸多的“12”,好像以“12”為最高境界,滿“12”為榮、為喜、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