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間的藝術奇葩“反扳木鼓舞”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獨特的美,男人眼中最潑辣的星座女
在現實生活當中,民間藝術是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苗傢文藝在這裡也體現瞭出來,其中以木鼓舞是最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那麼,大傢對於苗族民間的反扳木鼓舞瞭解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話中造人之神——“蝴蝶媽媽”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薑央打造並開始貢奉,由後人沿襲至今。過去木鼓舞隻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節跳,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進行,現已演變為用於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為五個章節,以激越的鼓點為主節奏,由踏步、騰越、翻越、甩同邊手等基本動作構成。
不同地區,不同舞蹈都有不同的傳說和典故。反排木鼓舞的傳說是:“遠古時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來住在東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全族幾乎覆滅。他的兒子勇鬱古和女兒仰妮耶古雙雙逃散來到反排這塊地方,過著野人般的生活。由於長年生活在深山裡,勞動之餘,兄妹倆常以蟲鳴鳥叫為管樂,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一次,他們聽到啄木鳥發出”多—多“的聲音,節奏明快,清脆悅耳,遂緣木而上,發現此樹原來已經空心,擊之能出共鳴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