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賞花的講究 古人最愛什麼顏色的花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小三的悲慘下場
唐代劉禹錫寫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古人觀花,首先要看的就是花色,五顏六色的花雖然都賞心悅目,但“國色”也就一傢。那麼什麼顏色的花最受古人喜愛呢,就讓民族文化為你介紹,古人賞花的講究。
我國古人賞花,講究首先看花之色。玫瑰的紅,菊花的黃,玉蘭的白……無不令人賞心悅目,古人稱之為“養眼”。
花中最美之色,乃是“國色”,但萬紫千紅之中,不是隨便什麼花都能稱“國色”的。那什麼花色才配稱國色?唐代詩人劉禹錫認為:“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在古人的看法裡,“國色”的代表色是紅色。
傳說當年,隋煬帝楊廣“辟地二百裡為西苑”,向全國詔獻花卉。據唐佚名筆記《海山記》:“易州進二十四相牡丹:赭紅、赭木、坯紅、淺紅、飛來紅……”這其中,大多就是紅牡丹。
但古人所欣賞的紅色也並非純紅,而以粉中帶紅為佳,“粉紅”色系中,又以“桃紅”最受喜愛,而這是有傳統的,古人喜歡桃紅很有歷史,先秦人即尤愛此色。《詩經·周南》中的《桃夭》詩篇首即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