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賞花的講究 花香分九品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如何實現自己的發財夢
人們形容一位美人多麼出眾時,有時候會說人傢是“國色天香”,這個成語原是用來形容國花牡丹的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唐代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說的是牡丹的花色極佳,那麼“天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說到古人賞花的講究瞭——細分花香為九品,現在就讓民族文化為你介紹。
我國古人賞花,十分看重花香,這與“香氣養性”的觀念有關。古人對香頗有講究,分出“養口”、“養鼻”、“養目”等不同類別,花香屬於“養鼻”類。《荀子·禮論篇》即稱:“芻豢稻梁,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極品,則稱為“天香”,指其與生俱來,美如天然。牡丹、梅、桂等花之香氣,都曾被稱作“天香”,如唐代李正封有名句“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寫的是牡丹花香;在他之前的宋之問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寫的是桂花香。
但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還應是蘭花之香。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品花》中,將花卉分成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種,蘭花為一品之首,後面依次為牡丹、梅、細葉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