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什麼是佛教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四月初旬有中大獎運勢的星座
西方國傢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聖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認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們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們其實並沒有深入的瞭解過佛教文化是什麼意思。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宗教文化的角度來尋找答案吧!
佛教文化的基本介紹:
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凈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文化源自於哪裡?
佛教發源於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釋迦族的意思,摩尼是智者、修行者的意思。佛陀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他是生於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現代外國人考據不一樣,年代相差很多。佛陀入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壽七十九歲,我們通常講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歲,實際是七十九歲,因為我們中國人講虛歲,虛歲是八十歲,實足年齡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如果根據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入滅到2013年,是3015年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