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爽親和的東北方言文化
世界各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傢鄉的一種語言,一種語音。東北地區的東北話雖然有著“東北味”的輕重差異,但是並沒有詞匯用語的不同和較大的變硬變色。那麼,大傢對於這種直爽的東北方言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方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多數方言的形成都是由於封閉、阻隔、交流不暢、語言發展不同步造成的。而東北方言是東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豪邁與東北人性格的豪氣沖天如同姐妹。與東北人沒有小傢字氣一樣,東北在語言操作上往往力度明顯,而這些語言與東北人外部形象和性格也相當吻合。
東北方言具有直爽的特點,缺少南方人的圓潤、北京人的溫柔。而它達到登峰造極的季候應該歸功於那些小品創作人員。可以說東北小品完全一個樣,通過方言表現人物形象的作品始終離不開幽默又近似滑稽的自謔成份,這在時下平淡如水的藝術田地中和人們的精神在如狼似渴之時,本不是幽默的民族看到滑稽的形象和自謔式的幽默語言,自然如得春風、喜不自勝。
東北語言大都是像東北人的性格一般直白和昂揚,就像人常說東北人的大嗓門,沒遮沒攔。比如,把“幹啥”說成是“幹哈”gàhá),這與大眾嘲笑的“旮旯”和“那疙瘩”等詞匯一樣,都是靠舌根部發音的。換句話說,東北人的語言發音方式是非常地具有其根源的—他們的樸實、原始、直白,還有他們的不拘小節。除瞭這些在原有的基礎上語音語調的不同外,就是東北人經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讓人吃驚的詞匯。例如:表示什麼東西到瞭極致的情形,不論是褒還是貶,一概用一個“賊”字。“賊好”,“賊次”,“賊膩歪”、“賊帶勁兒”等等,還有東北人把“人”讀成“yín”,“讓”讀成“yàng”,把北京話裡的“侃大山”說成是“瞎白乎”。這樣的方言是與別處不同的,極具特色的,任何文字都無法解釋的,魅力無窮,因而其精彩程度也是超乎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