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區戲曲文化:桂南采茶戲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生肖的愛情天敵都是誰
桂南采茶戲是社會價值逐漸被專傢所認可的一種民間曲藝,也已經成為廣西地區獨樹一幟、特色濃厚的地方劇中。為我們中國的戲劇史上增添瞭新的一頁。那麼,大傢對於這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戲種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隨著小編一起從廣西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桂南采茶戲為廣西漢族地方戲曲之一,於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為載歌載舞的唱采茶。桂南采茶戲自傳入博白後在清代形成瞭它獨有的風格,到瞭民國期間,逐步發展成熟,成為中國戲曲史中一個獨特劇種,目前廣泛流傳於廣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縣所轄的33個鄉鎮及其周邊地區以及相鄰的欽州市部分地區。
桂南采茶戲的基本內容
桂南采茶戲屬於民間戲曲,演員由小生、小旦、小醜為主演,因此又稱“三小戲”或“三角班”。就表演隊的組織規模而言,是小隊伍、小節目、小道具,這又是“三小戲”的另一含義。演出內容以“十二月采茶”為主。一般演出的順序是:①開臺茶,又稱恭賀茶或參拜茶)即演出之初先向戲主和觀眾恭賀。②開荒、點茶。③探茶。④采茶。一男兩女摘茶,載歌載舞。⑤炒茶。⑥賣茶。整個歌舞是通過種茶的全部勞動過程,反映勞動人民的勞動無比熱情和豐收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