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土藝術文化:浦東說書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1月21日花語:酢醬草,生日花語辛辣
上海的本地文化多種多樣,繁冗復雜。眾所周知戲曲是全民性本土性的大眾文化,浦東說書是上海戲曲文化典范之一,不僅傳承瞭上海戲劇的特點,還展示瞭自己的特色。那麼,想瞭解浦東說書的文化起源嗎?就和小編一起看看上海文化吧!
浦東說書是上海市的漢族說唱藝術。起源於黃浦江以東包括川沙、南匯、奉賢在內的“浦東”。主要分佈於川沙、南匯、奉賢、金山以及松江、青浦等市郊全境;除在上海老城廂演出外,也曾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浦東說書又稱滬書、農民書,因單手擊打鈸子又稱鈸子書、唱單片和敲刮子,是上海僅次於“滑稽”的大曲種,為極具鄉土特色的漢族傳統曲藝。
藝術特色
浦東說書最初就是與宣傳佛教的因果教義有關,那些生活在浦東的唱導法師手敲小鈸,結合瞭浦東語言語音語調,自擊自說唱,又吸收瞭浦東的山歌、田歌、鹽歌、漁歌即興創作的旋律,再結合出於佛教歌曲的蓮花落,逐漸變成擺脫“梵唄”的“因果調”,故浦東說書最原始稱為“說因果”或“因果書”至今崇明和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的浦東說書仍稱“因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