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廈門中秋節的習俗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男生的愛情雷區
每年的中秋節都是合傢團圓的日子,月圓餅圓人團圓。大紅燈籠也是高高掛起襯托著節日的氣氛,湖面倒影著月光,栩栩如生。那麼,在中國地圖上一個海邊城市——廈門,又是如何過中秋的呢?想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廈門文化吧!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皓月當空,桂花飄香,正是人們合傢團聚的日子。廈門人對中秋節情有獨鐘,許多旅居海外的廈門鄉親以及港、澳、臺同胞,屆時都紛紛踏上歸途,與親朋好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暢敘別後情誼。
中秋節,廈門人除瞭傳統的賞月,吃月餅外,還有一種“玩會餅博狀元”的獨特民俗活動,頗為有趣。中秋會餅每會63塊,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參加者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裡的骰子點數得餅,最終奪得“狀元”者最幸運。
親友團聚玩會餅博狀元,這是我們廈門人過中秋的獨特風俗。據說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前後愈發思親懷鄉。鄭的部將洪旭為瞭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廈門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