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徽菜之臭鱖魚的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你能抵擋得住誘惑嗎?
在徽菜文化中有道名菜叫臭鱖魚,人們常說,去吃徽菜不能不吃臭鱖魚。可見臭鱖魚是有多出名,但是第一次吃臭鱖魚的人常常會被它的臭味嚇到,不敢下筷。
其實大傢不用擔心臭鱖魚並不是這個魚壞掉或者腐爛瞭,臭鱖魚所散發出來的臭是便是這道菜特色,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臭鱖魚都有什麼歷史典故。
徽州臭鱖魚的來歷之一)
徽州名菜“徽州臭鱖魚”別有風味。它統稱“桶鮮魚”,又俗稱“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道菜的誕生在上百年前,地點在黃山西南麓的黃山區郭村鄉的小村落扁擔鋪。
有一年,徽州府調來瞭個姓苗的酷吏當知府。此人嗜魚成性,食不離魚,且愛吃活蹦亂跳的鮮魚,尤其是鱖魚,這可就難壞瞭他手下的衙役們。因為徽州境內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大魚,徽州人吃鱖魚都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要六七天時間。
當時沒辦法保鮮,魚一腐爛就隻好丟棄,一些商人因此折本而破產。商人隻有在氣候轉涼時,才到江邊去購鱖魚,用木桶盛裝,雇挑夫沿池州至徽州的府際幹道挑往徽州山區販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