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具特色的中國元旦飲食習俗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獵戶座一等星是銀河系裡的嗎
元旦的到來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是由舊時春節演化而來。它的大多數風俗習慣可能都源自於春節的風俗習慣,但是經過時間不斷的發展,元旦這一天也漸漸形成瞭自己特殊的風俗文化,其中就元旦飲食習俗就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
椒柏酒。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表達以健康長壽之身服務萬年天子的願望。飲椒柏酒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桃湯。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
屠蘇酒。其功效主要是清熱、散風、健脾、除濕,可以說對身體有利無害。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來連口袋浸在酒裡。全傢從小到大,依次稍許各喝一些,希望未來的一年都沒有病痛。
膠牙餳。實際上此俗寄托瞭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隋註還說“今北人亦如之”,可見此俗的廣泛性。不過膠牙餳在南宋以後作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