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茶文化:東鄉族蓋碗茶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情人發火時你該怎麼做
茶文化歷史悠久,從古代開始,茶就成為瞭中國眾多歷史文化中的一種。而蓋碗茶雖然很多城市都有,但東鄉村的卻是最純正的。東鄉族的蓋碗茶從唐朝就已就開始,經過多年的傳承及改善變得更加的有韻味。
那麼,對於東鄉族的蓋碗茶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東鄉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東鄉族酷愛喝茶,從茶具、茶葉、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選“三炮臺”,“三炮臺”顧名思義,即它由蓋子、茶盅、掌盤三層組成。三泡臺源於盛唐時期,明清時期傳入西北,與當地穆斯林飲茶西俗相結合,形成瞭獨樹一幟的、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茶品。茶具制作玲瓏小巧,由茶蓋、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故稱為“三泡臺”或蓋碗茶。三泡臺,是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圓、新疆葡萄幹、甘肅臨澤小棗、荔枝幹、優質冰糖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則為一般,香而不甜為苦茶,甜而不滑不算上等,隻有鮮、爽、滑才為茗中佳品。
三炮臺又稱“蓋碗茶”,回族傳統飲茶風俗。是成都最先發明並獨具特色。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其寓意為“天蓋之,茶蓋;地載之,茶船;人育之,茶碗。”它包容瞭蜀人樸素的人文思想。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年)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瞭木盤子來承托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