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八件 源起京城的宮廷點心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從你使用的拍照APP測你的性格
各式各樣的精美糕點,即使是不愛吃甜食的人,看瞭也覺得舒心,而回顧中華點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東晉時期,相傳當時的將軍犒勞將士,就是發放些糕餅,以表“點點心意”,而歷經漫長歲月的發展,如今的中式糕點大概分為京式、廣式和蘇式三個派別,“京八件”就是京式糕點的重要代表,那麼就讓飲食文化為你介紹,源起京城的宮廷點心——京八件。
“京八件”是宮廷點心巔峰水準之作,最早隻提供給清王朝皇族,也隻有禦膳房的禦廚才懂得制作奧妙。隨著皇朝的遠去,宮廷點心的秘方傳到民間,如今的老北京在小時候應該都吃過“京八件”,每到過年時,“京八件”也是傢傢戶戶待客送禮的好選擇。
京八件,顧名思義,包含瞭八種形狀各異、口味不同的京味糕點。分別寓意:福、祿、壽、喜、財、文、吉、祥,既文雅又形象地把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現出來。在舊時,京八件是皇室王族在重大節日典禮中要擺上供桌的點心,也是他們之間互相饋贈的必不可少的禮品。
如今常見的“京八件”,最普遍的是“酥皮八件”,但其實這是“京八件”種類裡最為低檔次的。傳統的“大八件”共分以下八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