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講究幾個菜 有何含義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動不動就說絕交的這些生肖
年夜飯又叫做團圓飯,是人們一年當中吃的最豐盛的一次。在這天,很多在外辛苦工作的人們都會回到傢與傢人團聚。那麼你們知道年夜飯的由來,有什麼講究呢?本期的健康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年夜飯的由來是什麼
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瞭“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365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瞭。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瞭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傢傢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
除瞭要全傢老少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神先的祖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天色漸漸黑瞭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裡竄瞭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隻見傢傢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稈,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瞭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每次都如此便不再出來瞭。因此年夜飯的習俗被逐漸發展,一脈相傳流傳至今。年夜飯通常是舊時關東農傢中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必須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