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實甫代表作,戲曲作傢王實甫簡介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你的嘴賤指數有多高?
王實甫是一位雜劇作傢,大多數人都知道他是元代有名的一位作傢,雖然在元代的名氣不是達到人盡皆知的樣子,但是後代也是記住瞭他的功勛。本期戲曲大全一起瞭解王實甫的代表作是怎麼樣的。
王實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傢,生平事跡亦不詳。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元雜劇是中國戲曲形成和繁榮的重要時期,產生瞭一大批極為優秀的戲曲理論傢、劇作傢和表演藝術傢。是他們共同奠定瞭中國戲曲的基礎,締造瞭中國戲曲的基本形制。
關漢卿一生寫瞭六十多本雜劇,比莎士比亞的作品多出近一倍。因此,他不僅是元代最多產的劇作傢,也是當時世界最多產的劇作傢之一。就其作品質量、數量總體而言,關漢卿無愧於世界最偉大的劇作傢之一的稱譽。
諸本《錄鬼簿》都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可能由金入元。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序》,可知王實甫於泰定元年1324年)前已去世。明賈仲明增補《錄鬼簿》,有《凌波仙》詞吊王實甫:“風月營密匝匝列旌旗,鶯花寨明颩排劍戟,翠紅鄉雄赳赳施謀智。作詞章風韻美,士林中等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風月營”、“鶯花寨”、“翠紅鄉”,都代指元代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上演雜劇的勾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