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的戲曲劇種是什麼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側金盞花花語與傳說
安慶是安徽省的一個城市,念白也是中國戲曲中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藝術特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黃梅戲就是用安慶方言歌唱的一種戲曲種類。本期戲曲大全一起來瞭解一下黃梅戲是怎麼樣的吧!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廬劇、徽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采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
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黃梅戲原名“黃梅采茶調”,起源於唐初。清乾隆時期,湖北黃梅縣一帶大別山采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其後黃梅戲又借鑒吸收瞭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但作為地方劇種,黃梅戲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念白及唱詞,很多用的是地方語言,劇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黃梅戲中經常演出的大本戲,隻限於男女情愛,倫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歷史題材及文學經典的劇目。黃梅戲長期以來局限在安慶地區以及安徽其他地區范圍內演出,這也局限瞭眼界和視角。黃梅戲的傳承者們也意識到瞭這一點,作出瞭很多努力,並取得瞭一定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