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文化瞭解:揚劇的角色行當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太註意自己形象的星座
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屬於地方小戲,但其角色行當齊全,有生、旦、凈、醜。各大類別的劃分、作用也十分明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其角色行當吧。
在花鼓戲、香火戲並行時期,花鼓戲以旦和醜為主,香火戲則重生角。在花鼓戲中,醜一直居於主導地位。當時花鼓戲大多在廣場演出,開鑼均由醜帶領小旦跑臺子,招徠觀眾,並在戲中不斷地用醜插科打諢。
維揚戲時期仍具“三小”特色,並向京劇學習瞭角色分行、武打技巧、服裝、臉譜等。至此,揚劇的表演藝術體系基本形成,具有生、旦、凈、醜各個行當,以醜、旦、生為重。
1、醜行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比較突出,有醜演俊扮,也有醜演醜扮;有以動為主的叫武醜,也有以靜為主的叫文醜。文醜的特點是都是俊扮小生,而武醜則扮演擅長武藝、敏捷機警、語言幽默的人物,著重翻跳跌撲,動作矯健有力,念白清晰,邊做邊唱。
各種不同身份的醜在表演動作方面也各具特色旦行表演藝術,除繼承和發展瞭花鼓戲中旦的表演藝術傳統及其它劇種旦角表演技巧外,較多吸收揚州清唱特色。如《鴻雁傳書》、《王月英看燈》、《喬奶奶罵貓》等,都是上場人物和人物動作極少,並以大段唱功為主的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