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掩耳盜鈴的故事,學習故事經典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稍有不順心 你就很悲觀嗎
掩耳盜鈴也好一葉障目也罷,騙不騙的過別人無所謂能騙過自己才行,在小學的課本裡,掩耳盜鈴是一篇必讀的課文,通過學習成語來瞭解大道理,掩耳盜鈴不僅藏著真理而且還非常的有趣,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說掩耳盜鈴。
“成書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譏,此與掩耳盜鈴之見何異?”——選自《答江德功書》寓故事。
春秋時候,晉國世傢趙氏滅掉瞭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傢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瞭,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傢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傢。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瞭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瞭,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鐘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瞭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瞭,聽不見瞭!”小偷高興起來,“妙極瞭!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瞭嗎!”他立刻找來兩個佈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瞭。於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