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關於香酥黃橋燒餅的來歷故事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辣媽改造之術
黃橋是一個有名的千年古鎮,至今也是有著很多人聞名而去。在歷史上的黃橋除瞭是個歷史文化名鎮之外,還有著許多的美味小吃,黃橋燒餅的來歷更是非凡的,在歷史上也起到瞭重大的作用。
那麼,本期民間故事一起瞭解黃橋燒餅的來歷。
黃橋燒餅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戰役打響後,黃橋鎮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瞭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
燒餅的歷史由來已久。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餅法”一章,清代劉鶚的《老殘遊記》中也有關於燒餅的描寫。黃橋燒餅源於何時雖無文字記載,但民間流傳的一個小故事多少有些參考價值。說是清朝道光年間,如皋縣的一位知縣路過黃橋,吃瞭一回黃橋燒餅後齒頰留香,念念不忘。
如黃二地相距60餘裡,總不能專程來吃呀,這位縣太爺竟不怕人說他搞特權,隔三差五地派快馬到黃橋購買燒餅,以飽口福。這個故事不僅讓人聯想起唐代詩人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也告訴我們,至少在150多年前,黃橋燒餅便小有名氣。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它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黃橋鎮12農磨坊,60隻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內爐火通紅,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瞭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