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民間故事解說:南屏晚鐘的意思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三人行,這些星座的感情生活玩得挺溜
鐘聲,一般是在寺廟中能聽得見。聽到鐘聲,就會讓人有洗滌心靈,心靈沉靜之感。而西湖十大景色之一中,就有南屏晚鐘。南屏晚鐘是指寺中傍晚的鐘聲。回響在南屏山中。本期的西湖民間故事帶你瞭解南屏晚鐘的意思。
西湖十景之九的“南屏晚鐘”即指凈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晚鐘,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畫傢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
南屏山北麓的凈慈寺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吳越國王錢弘叔為供養南山佛教開山祖師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禪院”。地處怪石參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間。南宋時改名為“凈慈禪寺”,與靈隱寺,昭慶寺,聖因寺並稱“西湖四大叢林”。
凈慈寺初建時就設鐘樓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嫌舊鐘太小,重鑄一口重達10噸的巨鐘,因鐘聲洪亮,再加上寺後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鐘敲響,鐘聲更是穿穴回蕩,傳播山谷,遠飄大半個杭城。清康熙南巡時,以天將破曉,“夜氣方清,萬簌俱寂,鐘聲乍起,響入雲霄,致足發人深省也”之由,改稱“南屏晚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