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你曉得嗎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五大星女如何搞定劈腿男
對於古代的銀子,人們是在熟悉不過瞭,雖然在現實中沒有見過,但是在影視劇裡算是常客瞭。它開始於漢代,盛行於明清兩代。不過有些小夥伴們就疑惑,一兩的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本期的古代故事,為你解析。
這個變量太多瞭,不好換算,古代的每個朝代的金銀銅幣的換算比例皆不相同,銀兩的大小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那麼隻好以購買力為基準衡量,民以食為天,就以糧食為單位來測算。
唐代,貞觀之治時期,百姓富裕,一鬥米隻賣5文錢,按照一兩銀子為一貫銅錢,即1000文來換算,一兩銀子就算200鬥米。200鬥米就是20石,一石約118斤,現在的米價大概2元往上走,按照2元一斤計算,唐代的一兩銀子大致相當於4720元RMB的購買力。開元時期,米價上漲的厲害,一鬥米要賣10文錢,也有2400RMB的購買力瞭。
宋代,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它們都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而且還存在私人合法鑄錢的情況。且一貫錢是多少文錢鬥難以統一,有800的也有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有以770個為一貫,並且宋朝時期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很難確定一兩銀子可以換成多少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