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快 想象不到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永遠也不會喜歡小可愛的三大生肖男
現如今人們閑暇時的娛樂豐富瞭,很多人愛看古裝的電視劇,那麼對於要傳遞重要的消息時八百裡加急應該是印象深刻吧,那就是一路橫沖,擋我者死的氣勢。那麼這速度有多快呢?本期的歷史故事,為你解析。
在古代,八百裡加急,加的其實是馬,急的是信件。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300裡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到800裡。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裡馬,但每匹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裡,“八百裡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傢之一,郵驛歷史長達3000多年。唐代至清代,全國各地基本都設有驛站。一般每隔二十裡就設一個驛站,一旦要傳遞緊急公文,按規定每天三百裡,更特別的情況可以做到每天八百裡。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遞鋪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