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傳奇民族歌曲《阿詩瑪》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婚姻測試:他有傢暴的傾向嗎?
相信人們對於《阿詩瑪》並不陌生,其實這就是流傳在撒尼人民口頭上一直非常美麗的歌曲,是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同時,這首歌也體現瞭撒尼人民的生活習俗與民族風情。那麼,大傢對於彝族的《阿詩瑪》瞭解有多少呢?
接下來,就隨著小編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阿詩瑪》中的故事情節
《阿詩瑪》是流傳於雲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間的一部著名的口傳敘事長詩,分《應該怎樣唱呀?》、《在阿著底地方》、《天空閃出一朵花》、《成長》、《說媒》、《搶親》等十三章,計一千六百餘行。長詩以女主人公阿詩瑪的名字為篇名,以阿黑、阿詩瑪兄妹反抗封建貴族勢力的不合理婚姻為主線,歌頌瞭彝族勞動人民不畏強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鬥爭精神和英雄氣概。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在撒尼族的傳統節日裡,阿黑在射箭和摔跤比賽中贏瞭富傢子弟阿支,奪得瞭彩綢與阿詩瑪互訂終身。但阿支早就看中阿詩瑪,趁阿黑不在把她搶走。可是,阿支和哥哥比武都敵不過阿黑,隻好將阿詩瑪放走。就在阿黑一行高興而歸時,阿支引進的洶湧洪水淹沒瞭他們。待阿黑掙紮起來後,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