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彝族“跳菜”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2018年財運亨通,成為新晉富豪的星座
彝族的跳菜其實是一種在雲南的彝族民間一種非常獨特的上菜形式與宴賓時的最高利益。也是舞蹈、音樂與雜技完美的結合。大傢或許對於這種跳菜文化不是特別的瞭解。那麼,大傢對於這種跳菜文化是否感興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瞭解一下彝族的跳菜文化吧!
彝族跳菜的簡介
彝族跳菜,就是舞之上菜,是無量山、哀牢山一帶彝族民間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時的最高禮節。宴賓時,通常用方桌沿兩則一溜擺開,賓客圍坐三方,中間留出一條“跳菜”通道。三聲大鑼拉開“跳菜”序幕:大鑼、蘆笙、三弦、悶笛、樹葉等民樂齊奏;姑娘小夥“嗚哇哩——噻噻”的高腔吆喝聲與純真優美的民樂聲,匯成一曲高品位的民間交響樂而令賓朋好友欲仙欲醉……
彝族跳菜的內容
彝族跳菜是一種彝族的獨特的風俗習慣,是一種最高的禮儀,跳菜“總理引導眾”跳菜“高手登場亮相。他們供揖拜諸位廚師和樂師之後,”跳菜“宴正式開場。”跳菜“者通常用黑漆溜金木盤,內裝8碗碟)菜,在神秘豪放的”嗚—噻噻“的吆喝聲中,隻見頂著托盤的光頭漢子雙手拱揖,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另一個頭頂和雙臂各撐一菜盤共24碗)的漢子緊隨其後入場。他們合著古樸純厚的民樂協奏曲,臉上作著滑稽風趣的怪相,跳著歪來復去而又輕松、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一前一後登場。兩位手舞毛巾的搭檔,則怪態百出,形如彩蝶戲花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為其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