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文化價值的服飾-苗繡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見美女就傻笑?這些生肖男傻瞭嗎?
刺繡是每個民族都擁有的一種特色,但是不同的地方都有不一樣的刺繡。自古以來,苗族人們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卻以世代口耳相傳的苗哥以及苗繡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手段。那麼,大傢對於苗繡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刺繡的起源
據介紹,苗族刺繡藝術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位名叫詩蘭娟的苗族婦女,為記住南遷的歷程,每翻過一座山、渡過一條江河都在自己的衣服某個部位縫下一個記號:在渡過黃河時在自己左手袖子縫上一條黃線,渡過長江時在右手袖子繡上一根藍線,渡過洞庭湖時在胸口上繡一個湖泊形狀的圖案,大花代表曾經住過的京城,交錯的條紋代表田埂,花點代表谷穗,還有水井、水塘、道路等……
後來,大傢都以此為原型學著繡制,每個苗傢姑娘出嫁時都要穿上一身自己親手繡制的盛裝,以表達對故土、前輩的緬懷,因此,苗族刺繡被譽為“穿在身上的無字史書”。
刺繡的特點
苗族刺繡技藝最明顯的特點是各種刺繡材料的加工和手法的變化多樣。苗族刺繡有繡、插、捆、灑、點、挑、串七種不同針法,巧妙地將點、線、面結合,有跳躍,有呼應,疏點如畫龍點睛,密點似星列河漢,各有意境,引人入勝。最重要的是,苗族刺繡非常註重對稱與平衡,方圓互濟,曲直並用,蘊含著耐人尋味的工藝法則和濃厚的審美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