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如何傳入中國?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你獲得別人的尊重需要多久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在東漢時期已經傳入中國。但基督教隻是在近代以來,在中國得到瞭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給中國吹進一股新思潮,同時也帶來瞭一些負面影響。那麼基督教文化如何傳入中國的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歷史上基督教主要分四個階段官方傳入中國,民間則可追述至東漢。唐朝貞觀九年635),東方亞述教會景教)上德阿羅本從波斯國帶經書、聖象歷經跋涉到達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派宰相房玄齡在長安西郊主持儀仗迎接阿羅本入宮,留在藏經閣翻譯經書,並且在寢宮講經問道。當時的神階詞語多借用佛教。
唐朝貞觀十二年638)秋,唐太宗認為基督教義主張的正真,於是特別下詔準許亞述會在唐朝傳播,同時在長安義寧坊建造教堂。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尊封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教會極盛時達到“法流十道”、“寺滿百城”、信徒20萬眾的規模。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遭遇波折,但在玄宗保護下得以延續。唐武宗即位後,廢除佛教,同時也廢除掉基督教。自此衰退。
公元13世紀,羅馬天主教會陸續由教皇英諾森四世派方濟各會的柏郎嘉賓到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尼各老四世派方濟各會的孟高維諾到元朝的大都傳教;1310年,方濟各會開始在泉州建造修道會。而唐朝滅教後遺存在邊疆少數民族區域的亞述教會,以及俄羅斯人正教徒東正教)也隨著元朝一起入主中原,是為基督教在中國的也裡可溫教時期。元朝滅亡北遷後又再次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