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識:北傳佛教是什麼意思?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五大居傢好星座,遇到一個你就偷著樂吧
北川佛教是經印度西北部和西域儲古國而沿絲綢之路往東傳入中國以及朝鮮和日本等地的一種佛教。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可是卻不知道其實佛教分為很多,有南傳佛教當然也有北傳佛教。那麼,北傳佛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宗教文化的角度來看看吧!
什麼是北川佛教:
北傳佛教的中心
據《三國志·東夷傳》註引魚豢《魏略·本戎傳》的記載,西漢哀帝元壽無年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介紹瞭佛陀的事跡。這標志著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東漢明帝58—75年在位)曾派人到印度求法,據傳請回攝麻摩騰、竺法蘭二僧到洛陽,譯出瞭第一部漢文佛典《四十二章經》。他們居住的地方成為中國第一座寺院,即現在的白馬寺。
在佛教傳入初期,政府禁止漢人出傢,在一些大的城市僅有少量寺廟供來自印度和西域的信徒參拜。當時中國社會盛行黃老和神仙方術,認為通過祭祀可借助神仙方術的靈力,祛災得福,延年益壽。佛教傳入不久,隻有統治階級中的少數人信奉,認為它是神仙方術的一種。東漢明帝的異母弟楚王劉英信奉佛教,他把佛與黃老並祀。東漢末年桓帝147—167年在位)也把佛教當作黃老道術,在宮中“立黃老、浮屠即佛陀)之祠”,祭祀時用祭天的禮儀。他們祭黃老,佛的目的是求福祥,延壽命,甚至是為瞭飛升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