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佛教禮儀之五戒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生肖成功的特質
一個人信佛,持戒、守戒,是可以修身的,守戒就是覺悟的菩薩,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到解脫,還可以入佛門,所謂“叢生受佛戒,即入諸佛為”。五戒,為佛教最基本之戒條,凡是佛教教徒都應該遵守,是終身受持的。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從佛教文化的角度去看看佛教的五戒吧!
一、不殺生
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傢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瞭。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瞭,那這個事就完瞭,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