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拜菩薩與拜佛區別是什麼?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根本無法溝通的星座組合
拜佛求的無非就是健康、金錢、事業、婚姻、平安等。隻要你心誠,求任何一個佛菩薩都可以。不過現在人們求觀世音菩薩的是最多。其實信仰什麼都是可以的,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那麼,本期拜佛禮儀一起來瞭解吧!
拜佛求的無非就是健康、金錢、事業、婚姻、平安等。隻要你心誠,求任何一個佛菩薩都可以。不過現在人們求觀世音菩薩的是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說法。
在危急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是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教導我們的。因為你在急難的時候,不一定是你壽命到瞭,所以你念觀世音菩薩能化解災難,道理在此地。
如果你是一個學佛的人,是個念佛的人,你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急難來的時候也念阿彌陀佛,行,你不需要改變。如果壽命沒有到,災難一樣化解,如果到的時候就往生,這兩種不同地方在此地。
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瞭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瞭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