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佈江畔的藝術奇葩:山南昌果卓舞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順利嫁人的方法
山南昌果卓舞是藏族傳統的文化之一,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民族項目,這種表演手段以及唱腔的風格都與其他的古老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比較相近。那麼,大傢對於這種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果卓”的藏語本義是“圓圈舞”,漢語又稱“鍋莊舞”,為現存世界各民族傳統舞蹈文化中最為古老的項目之一。同時,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種比較特殊的藝術形式,山南昌果卓舞以其神奇瑰麗、魅力彌久,不僅深受藏族人們的喜愛,也引起瞭外來各個民族和各個國傢人們的青睞和激賞。2006年5月20日,山南昌果卓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南昌果卓舞歷史溯源
相傳公元八世紀中葉,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贊在蓮花生等佛教大師的協助下,在雅魯藏佈江北岸上興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時,白天工匠們辛辛苦苦修建的墻壁到瞭晚上就被妖魔毀掉。為瞭迷惑鬼神,蓮花生大師從達佈地區邀請瞭卓巴七兄弟跳卓舞的演員)跳卓舞鎮魔,從此卓舞就在山南盛行開來。山南大部分村莊都有卓舞隊,後來這一舞蹈形式又逐漸流傳到其他地區。這表明山南昌果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