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記憶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若是人設崩壞瞭,你的新人設會是什麼
不同地域都有著不同的文化,這些文化有可能是傢鄉的傳統美食。傳統的環境,而這些文化記憶是長期積累,慢慢演變而成的,每個地方的文化記憶都能能夠代表這個地方的獨特。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北京文化之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記憶。
比如北京現在把東城區和崇文區合並後改名東城區,我覺得非常好,非常方便與易於理解。但也有海外華人認為:成立瞭新的大東城區,為什麼不能稱之為崇文區呢?成立瞭大西城區,同樣可以叫做宣武區。崇文、宣武,是非常有文化的說法,它比一個東城一個西城的命名高雅優美、泱泱大度,而且內涵豐富不知多少倍,它反映瞭北京的精神,中華文化的精神。這才是古老與有文化的北京的城區的最美好的命名啊!
再如原來西城區西四一帶的地名極有文化內涵,如報子胡同、帥府胡同、太安侯胡同、武王侯胡同,“文革”中將之與東四一帶的地名統一,就是說隻剩下瞭一條二條三條等,文化記憶便這樣湮沒瞭。在北京的城市建設中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例子。原來位於西城區絨線胡同的四川飯店曾是一處多進的四合院,充滿北京特色,現在四川飯店被搬到恭王府內,絨線胡同這裡變成瞭中國會館,這感覺一下子就變瞭,現在恭王府的四川飯店已經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