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廈門名稱的由來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會願意死在誰的手裡
廈門是一座擁有優美海景,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海島城市。每年都被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不僅如此,廈門人具有閩南人熱情好客的特質,讓這座旅遊城市更是成為常年必去的熱門榜旅遊城市之一。那麼,“廈門”這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就跟著小編一起瞭解廈門文化吧!
廈門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史書記載和傳說,歸納起來有五說:
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歷《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傢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