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的象征意義,不隻笑口常開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喜歡一個人去旅行的生肖
有去過寺廟的都知道,剛一進門就是彌勒佛笑臉迎八方,滿臉威儀拿著金剛杵的韋陀則是在他的背面。彌勒菩薩像展示給人的是慈顏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到寺院朝拜的信徒,見到彌勒菩薩樂呵呵的形象後,都會心生歡喜。本期的佛教人物,帶你看看彌勒菩薩的象征意義。
1、慈悲
慈悲精神是所有諸佛菩薩都具有的情懷。慈悲的含義為: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諸佛菩薩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對於慈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在諸佛菩薩中,彌勒菩薩就是經常以慈悲之心來待人的典范。據彌勒菩薩故事中所載,彌勒轉世的佈袋和尚平日經常背一個大佈袋到處化緣,不論別人給什麼他都不介意。經常有小孩子見到他背著佈袋樂呵呵的樣子,便故意鬥他取樂。有的人還往他佈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等不符合出傢人所應收的東西時,他也絲毫不生氣,還喜笑顏開地將孩子們給他的物品收下。即使一些大人對他戲弄,他也仍然不改笑容。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這就是彌勒菩薩慈悲心的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