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被尊為菩薩化身呢
在佛教剛剛傳入到我們中國的時候,一些世俗的統治者就想就想借用宗教來樹立自己的威嚴。所謂的化身就是佛、菩薩為瞭方便地度化眾生,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本期宗教文化,為你解析。
松贊幹佈:觀世音菩薩
藏族的觀世音菩薩信仰始於公元七八世紀,藏傳佛教中觀音的地位較之漢傳佛教更為顯赫。傳說藏族的來源都與觀音有關:神猴受觀音菩薩的點化,前往雪域修行,遇到雪山羅剎女,與之成婚,並生下瞭藏族的先民。
在西藏的民間傳說中,統一青藏高原並建立吐蕃王朝的松贊幹佈也被傳說為觀音的轉世化身。《吐蕃王統世系明鑒》中說:觀音菩薩覺得教化雪域眾生的時機成熟,便從自身射出四道光明,一道射往尼泊爾降誕為尺尊公主,為白度母轉世;一道射往大唐降誕為文成公主,為綠度母轉世;一道射往藏地化為六字真言的法身形相;一道從觀音菩薩心間射出,入郎日松贊王妃腹中,降誕為松贊幹佈。松贊幹佈在藏地首弘佛法,被後世尊為法王。
赤松德贊和赤祖德贊:文殊菩薩和金剛手菩薩
他們分別是吐蕃第38代和第41代國王,在吐蕃歷史上功績卓著,與松贊幹佈第33代國王)並稱為“祖孫三王”,又因為他們都翻譯佛經、大興佛教,也被稱為“吐蕃三法王”。
相比於松贊幹佈,也許許多人對這兩位並不太熟悉,實際上赤松德贊的父母都蠻有名的。他的父親是赤德祖贊,如果還不熟悉那麼就換一種譯法,歷史課本上的“尺帶珠丹”還有印象嗎?沒錯,就是材料分析題中經常出現的“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傢”這句話的原創者,而他母親就是金城公主。
至於赤祖德贊,大名鼎鼎的“唐蕃會盟碑”就是他在位的時候樹立的,歷經千年風雨,至今仍然矗立在大昭寺正門前。
當忽必烈問八思巴“吐蕃地方出過哪些偉人”的時候,八思巴即回答:“松贊幹佈是觀世音菩薩之化身,赤松德贊是文殊菩薩之化身,赤熱巴巾即赤祖德贊)是金剛手菩薩之化身。”